000 | 02280nam a22002897a 4500 | ||
---|---|---|---|
003 | NY | ||
005 | 20230424115546.0 | ||
008 | 230424s2023 cc abc b 000 0dchi d | ||
020 | _a9789887726814 | ||
040 |
_aHkLN _cNY |
||
050 |
_aBL1942.85.W65 _bY68 2023 |
||
100 | 1 |
_a游子安, _d1962- _eauthor. |
|
245 |
_a香港黃大仙信俗 / _c游子安, 危丁明, 鍾潔雄編著. |
||
250 | _a初版. | ||
260 |
_a[香港] : _b書作坊出版社, _c2023. |
||
300 |
_a162 p. : _bcol. ill., col. map, col. port. ; _c29 cm. |
||
490 | 0 | _a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 | |
500 | _a"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 =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unding scheme"--Cover page. | ||
504 | _a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. | ||
505 | _a第一章. 從信俗類"非遺"說起 -- 第二章. 源與流--浙江與廣東地區的"黃大仙信仰": 横空出世的平民神仙 ; 呼風喚雨之神 ; 弘傳廣東的黃大仙信俗 ; 花埭黃仙祠之後 -- 第三章. 背枕獅山 區以神名: 太平山街新孖廟 ; 三教明宗 ; 普濟勸善 ; 從清修園林走向宗教慈善機構 -- 第四章. 信仰為經善業為緯--嗇色園黃大仙祠的信俗基因: 從竹棚草創到殿宇莊嚴: 嗇色園的"五行"建築 ; 近年新增的殿堂: 從私人清修道場到"善道同行"的平台: 嗇色園近年科儀變革 ; 幾項有代表性的黃大仙信俗活動: 現代宗教慈善團體的育成: 醫療服務 ; 教育服務 ; 社會服務及公益服務 -- 第五章. "國家級非遺"後的新動向: 關愛中, 青, 幼信眾, 擴大信俗影響力 ; 創建文化空間, 注重文化及生態保育: 文化藝術推廣 ; 打造環保廟宇 ; 創設"藝術+音樂+宗教"的空間 ; 開展生態研習與教育 ; 跨項目推動"非遺"保育 -- 第六章. 香江處處有仙蹤: 仙蹤·仙像 ; 崇奉黃大仙的廟堂舉隅 ; 由嗇色園衍化而成崇奉黃大仙的壇堂: 哆哆佛學社 ; 華松仙館 ; 黃大仙元清閣 ; 愿誠園 -- 第七章. 結語 百載傳承 走向世界. | ||
650 | 0 | _aWong Tai Sin (Taoist deity). | |
650 | 0 |
_aTaoist temples _zChina _zHong Kong. |
|
651 | 0 |
_aHong Kong (China) _xReligious life and customs. |
|
700 | 1 |
_a危丁明, _eauthor. |
|
700 | 1 |
_a鍾潔雄, _eauthor. |
|
942 |
_2lcc _cBK |
||
999 |
_c42271 _d42271 |